上海世博會 新型建筑裝飾材料大放異彩
- 關注度:2569
世博會作為建筑歷史上不容忽視的一頁,對于近現代建筑學的發(fā)展起著深刻的影響和促進作用。世博會力求展示現階段世界科技文明領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建筑技術發(fā)展的切片,讓我們了解現有的成果;同時,在世博會上出現的新興裝飾材料和施工技藝也為我們提供了未來建筑技術發(fā)展的新趨勢,預測了未來建筑發(fā)展的方向。因此,每一屆世博會都是最新科技的斗秀場,其中,最直觀的就是建筑裝飾材料的應用。
日本館的超輕“膜結構“,能發(fā)電,會呼吸
在漢諾威世博會上,日本建筑師坂茂設計的紙建筑,技驚四座。其結構來源于回收加工的紙料,主廳拱筒形結構,更是由440根紙筒交織而成,這些自然的材料在世博會后還將百分之百加以回收再利用,返回日本,做成小學生的練習本。在這次世博會上,日本館帶來了一層帶有太陽能發(fā)電裝置的超輕“膜結構”,獨特新穎的鋼網殼雙層膜氣枕結構形成的橢圓形外觀,酷似一只等待破繭而出的紫蠶。這層膜,白天能透過陽光,還能利用太陽能發(fā)電,讓建筑物在夜晚閃閃發(fā)光。在“膜結構”的外表,還形成一層“水膜”,引入陽光減少照明用電,可強化冷暖空氣的流通,減少空調能耗,讓日本館可以像生命體一樣會“呼吸”。
世博軸運用了“具有自潔功能的碳素纖維”
連接中國館、世博中心、文化中心和主題館四大場館及周邊軌道交通的世博軸,則在世界上首次采用“陽光谷”結構。“陽光谷”的設計施工采用了具有自潔功能的加強型PTFE碳素纖維材料,臟了也用不著清洗,只要下雨,屋頂遇水,灰塵就會隨著清水脫落,完全可以自凈。使用壽命可超過100年,透明玻璃與金屬架連接處則采用了高性能硅橡膠和化學黏合劑。
澳大利亞館外表覆蓋著比不銹鋼更便宜耐用的“耐候鋼”
澳大利亞館這個鋼鐵生產大國,外表運用了用鋼鐵煉成的新材料——深棕色的耐候鋼,看起來有些銹跡斑斑,再仔細一瞧卻是光滑如新,這得益于耐候鋼在大氣中具有優(yōu)良的抗蝕性能。而且,耐候鋼只有微量的合金元素,諸如磷、銅、鉻、鎳、鉬、鈮、釩、鈦等,合金元素總量僅占百分之幾,因此價格較為低廉。
耐候鋼表面有一層致密和附著性很強的保護膜,阻礙銹蝕往里擴散和發(fā)展,保護銹層下面的基體,以減緩其腐蝕速度。由于這層致密氧化物膜的存在,阻止了大氣中氧和水向鋼鐵基體滲入,減緩了銹蝕向鋼鐵材料縱深發(fā)展,大大提高了鋼鐵材料的耐大氣腐蝕能力。
德國館的“布外墻”將來還要循環(huán)利用來做手提包
與大多數展館不同,德國館外墻使用的是一種網狀的、透氣性能良好的革新性建筑布料,表層織入一種金屬性銀色材料。這種材料對太陽輻射具有極高的反彈力,同時網狀透氣性織布結構又能防止展館內熱氣的積聚,由此減輕展館內空調設備的負擔。據悉,德國館使用了1.2萬平方米這種外墻材料。在世博會結束后,這些布料將被再利用,如改制成小塊遮陽罩,或加工成手提包等。
芬蘭館的“魚鱗外墻”,其實是廢紙和塑料
位于世博園區(qū)C片區(qū)的芬蘭館別號“冰壺”,白色外墻似由一塊塊冰搭建而成,而其真正的“身份”是一種新型紙塑復合材料:以標簽紙和塑料的邊角余料為主要原料,表面堅硬耐磨,水分含量低,自重輕,不褪色,移動或者拆卸也很方便,而且全部材料都可以被回收。這一環(huán)保新材料,將通過芬蘭館首次向世界展示。
西班牙館外墻材料選用藤條,回歸自然
米拉萊斯—塔利埃布建筑師事務所設計的西班牙館的主題是“通過科學和技術創(chuàng)新來重塑城市社區(qū)”,所有建筑材料都是天然和可持續(xù)性環(huán)保的,展館的外墻以藤條裝飾,鋼管材料作為整個“籃子”的建筑結構,自然光線可以通過藤條和鋼結構直接透入展館內。造型像一個可以包容各種文化的綠洲竹籃,充分表現了地中海文化的燦爛和豐富多彩,當你看到西班牙館的時候,不由會驚嘆建筑師的巧妙而又細膩的創(chuàng)意。